第五十八回 技压群雄

沈弋棠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玉珠奇侠传最新章节!

    鲁先扬对杨千城一抱拳:“杨师兄,请接招!”

    洪门自元末创建,属于峨嵋一脉新支,以拳术见长,洪拳以陕西地方拳术红拳揉合峨嵋拳术演变而来,具有正门攻敌,大开大合,重手重脚,刚劲有力的特点。

    鲁先扬拳风呼呼,动作刚猛直向杨千城劈落。杨千城仍然施展通臂拳闪躲防守,一个势如猛虎力逾千钧,一个轻灵跳脱如同猿猴,瞬间过了十余招,鲁先扬一轮抢攻未能占得半点先机,气势转弱。

    洪门虽属峨嵋一支,但拳法与峨嵋拳术讲究的刚柔并济大有不同,有其独到之处,杨千城以谨慎为主,只守不攻,留心观察鲁先扬的拳路。

    交手十几招,杨千城看出洪拳手法丰富,但腿法变化较少,步法稳健,拳势刚烈,都是硬桥硬马的路数,不仅出拳刚劲有力,还以气催力,以声助威。鲁先扬每挥出一拳必然先“嘿”上一声。

    心中顿时有了计较,虚晃一拳吸引鲁先扬的注意力,鲁先扬见他终于易守为攻,直袭自己面门,赶紧挥拳格挡,不意杨千城腿下用力,双腿连环攻击下盘,顿时步法大乱,心中着慌。

    鲁先扬腿功扎实,步伐沉稳,但下盘遇到攻击却闪避不灵。杨千城在华阳真人督促下苦练峨嵋桩功,下盘功夫扎实,出腿不但劲力十足,而且步法灵活,脚踢膝顶,横扫侧击,把腿脚笨拙的鲁先扬搅扰得东摇西晃,站立不稳,每次回击踢踹时,杨千城已经移形换步,轻巧避开。

    脚下的较量令鲁先扬的洪拳大失水准,毫无章法可言,殊不知正是自己下意识地“嘿嘿”声令杨千城总能先知先觉,提前避开自己的攻击。

    场下观战的众弟子不禁偷笑了起来,眼见鲁先扬左支右绌,东倒西歪的狼狈相,与杨千城的气定神闲,进退自如相映成趣,高下之分已经很清楚。

    洪门掌门洪泰严见了面上有几分挂不住,想不到最得意的门生上得场去在杨千城面前如此不堪,不知接下来会输得如何惨烈!

    说时迟、那时快,杨千城以腿尖踢中鲁先扬左膝内侧“阴谷穴”,鲁先扬只觉左膝酸麻,不禁向前栽倒,眼看就要单膝下跪人前出丑,杨千城飞身来到身侧,不着痕迹地以右臂搀住他,一齐向下鞠躬:“弟子们献丑了,请各位师叔、师伯指点!”台下掌声一片。

    鲁先扬心中感激,对杨千城抱了抱拳:“杨师兄武功高强,小弟自愧不如!”

    杨千城抱拳回礼:“鲁师兄过谦了,承让!”

    鲁先扬下场,洪泰严心中大石落地,幸好这杨千城手下留情,没有令弟子出丑当场,漂漂亮亮地保全了洪门的颜面。

    杨千城向场下抱拳,正要下场,又有人跳了出来,声若洪钟:“杨师弟慢走,为兄前来讨教!”

    杨千城一看来人玉面长身,豹眼方唇,长得英武不凡。原是旧识,遂微笑拱手道:“原来是赵师兄!”

    来人一笑:“几年不见,杨师弟功夫精进不少,赵琰特来讨教一番!”

    杨千城认得他正是赵门掌门人赵德钰的长子,五年前赵掌门曾带他一同来拜会过华阳真人,还住了数日,两门弟子在一起好好切磋了一番。

    赵门的拳术始自宋太祖赵匡胤的“太祖长拳”,故称“赵门”。如今的赵门融合峨嵋武术真髓,兼采少林数路,讲究翻滚跳跃,舒展大方,善用腿功。

    赵琰乃是宋室后裔,自幼习武,将一套长拳使得豪迈奔放,刚柔并济、气势澎湃。一个简单的起手势姿势优美又威猛内敛。

    杨千城曾与他交过手,当然不敢轻敌,抱元守一,蓄势以待。

    赵琰“冲步双掌”、“魁星踢斗”连续两招一气呵成,先出掌攻中盘,再踢腿攻击杨千城右腿。杨千城运起“峨嵋盘功易筋经”,呼吸平和,含胸一缩,巧妙避过他直奔胸前的双掌,右腿一曲成“金鸡独立”,轻轻巧巧避过他势若雷霆的二招。

    赵琰见双掌明明就要击中他胸前,他的胸部却毫无预兆地向内陷入一寸,令双掌落了个空,心中一惊。对方的劲力已经反弹过来,胸部一挺,恢复如初,一股大力撞得他双掌巨痛,筋骨快要折断一般。

    已是吃了个哑巴亏!他一咬牙,使出一招“翻天劈地”,单腿独立,以右脚为轴,原地左转,身体后仰,左手顺势曲肘上架,全身收腰下压,右手自下而上挥出一拳,左手同时回护右肩,动作一气呵成,手眼身法步配合得恰到好处,迅捷无比地攻向杨千城下颌。利用本门腿功优势,顺势又将右腿踢向杨千城腰部。手脚并用,杨千城要躲过这二处攻击着实不易!

    杨千城暗暗叫好,身躯拗成不可思议的角度,脖颈向左侧移过三寸距离,正避开攻向下颌一拳,赵琰右手直擦着肩膀向上滑过落了个空。腰身则向右侧闪过五寸,正好避开他劲道十足的一踢。

    左手顺势一抄,将赵琰的右腿脚踝捏在掌中,轻轻向前一推送,赵琰站立不住,蹬蹬蹬直往后退了三步,方才站定,玉面微红,向杨千城抱一抱拳:“杨师弟功力精进神速,为兄佩服!”

    杨千城略一低头,双手抱拳:“得罪,承让了!”

    这才互拆了四招就败下阵来,令赵掌门和赵琰均是面上无光,不过心中明白,杨千城已经手下留情,抓住赵琰脚踝后只轻轻一推,并没有下重手,否则这条腿非废了不可!

    这下场下一阵惊呼,连二代弟子们都看了出来,脱口而出:“盘功易筋经”!“嗡嗡”议论之声大起。

    这号称“峨嵋童子功”的“盘功易筋经”最是难练,与少林“易筋经”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洗髓易经之功!

    功成后全身柔若无骨,又刚逾金石,刚柔随心,周身肌肉筋骨运用自如,伸缩开合尽如人意,是峨嵋派至高上乘武学。绝大多数峨嵋弟子终其一身无法达到这一上乘境界,想不到年纪才过弱冠的杨千城竟能练成这一绝学,众人心中的惊羡与钦佩乃至嫉妒的复杂情绪岂是用言语能够形容的!

    各支派掌门看在眼里,心中俱在掂量,杨千城已经轻轻松松连胜三场,和他过招出手越狠的败得越快,显然一直心存仁厚,下手处处留情,给过招的同门留足了脸面。

    在峨嵋所有第二代弟子中,杨千城的资质与武功首屈一指,以自己一派分支掌门之尊,下场去也未必能胜!但眼睁睁看着下一届峨嵋掌门之位仍落在“慧门”手中,这崇高至尊的位置被别支连续垄断,又心有不甘。

    少林始于北魏显名于隋末、峨嵋始于魏晋扬名于南宋、武当兴起于元末,武林执牛耳的三大门派中峨嵋乃是第二大派,峨嵋掌门地位尊崇,仅次于少林掌门,说不眼红、不觊觎是假的!

    峨嵋支派中最兴盛的当数青城派,自东晋开始迁居青城山,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在江湖中有着响当当地位的一个武林门派。

    虽然青城派已经壮大成为峨嵋第一支派,人才济济,但也并未忘记源出峨嵋的历史渊源,在本派事务不受峨嵋掌门节制的前提下也仍然遵从峨嵋掌门号令,月前天狼教围攻峨嵋,青城派也曾前来护法。

    青城掌门松石真人见杨千城独领风骚,心中不服,廿二年前与华阳真人决战争夺掌门之位,不幸败北,与掌门之位擦身而过,便立志要培养出下一代峨嵋掌门,这二十多年来广收门徒,悉心栽培,倒真被他发现一株武学奇葩。

    行龙顶上他亲眼见到杨千城与钱悦儿双剑合璧联手退敌,曾与爱徒现场讲析,上了一堂观摩课。今日见他施展“盘功易筋经”与“峨嵋通臂拳”,内外兼修已至上乘境界,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武学奇才!

    他思量道:杨千城已连战三场,内力消耗,若论剑法爱徒应有胜算,何不上场比剑?若能趁势将杨千城战败,那么今日杨千城开场三轮的战绩便都成了爱徒的垫脚基石,这一战成名的话,今后峨嵋掌门之位便大有希望!

    杨千城见台下“嗡嗡”声起,一时插不上口,便耐心等着,等场中稍微平静,立即向四下抱拳,口中道:“弟子承蒙各位同门相让,侥幸赢了三场,本派能人辈出,千城不才,先行告退!”鞠了一躬,正欲告退。

    一团灰影掠上场中,哈哈一笑:“杨师兄过谦,小道有礼了!”

    杨千城一看,这名小道士不过弱冠年纪,生就一张瓜子脸,唇红齿白,双目狭长,眼中精光闪烁,皮肤微黄,长得倒也俊秀端正,只有些男生女相。不由想起钱兄弟来,他也是一个俊朗秀逸、眉目清秀的美男子。不由微笑回礼道:“道兄有礼了!”

    小道将一柄长剑反背在身后,左手屈指为礼:“无量天尊,小道青城阳泉子愿向杨兄讨教几招!适才看杨兄拳法了得,不知杨兄剑法造诣如何?可否赏面与小道一起比试一下剑法?”

    杨千城见他彬彬有礼,又令自己一时间想起了钱悦儿,对他印象不错,不疑有他,抱拳行礼道:“道兄有命,敢不奉陪,待我下场取剑来。”

    便下场直往东厢第一间去取长剑。华阳真人一直关注着场上比试,见杨千城连赢三场当然甚是宽慰。

    及至阳泉子跃上场内,不由心中一凛:青城派特立独行,在各支派中最难约束,当年自己与松石真人在掌门人选拔加试中因轻功略胜一筹而获胜,松石真人引为毕生憾事,对自己并不服气。

    看那阳泉子双眼精光闪烁,显然武功不凡。眼下千城连战三场,松石突然派出弟子上场比剑,来意不善!转念至此,轻轻握住杨千城到座椅上取剑的手:“千城,来者不善,万事小心谨慎为上!”

    杨千城微微一怔,随即点了点头,取剑在手,走上场去,倒按剑柄对小道行了个礼:“开始吧!请赐招!”

    小道手挽了个剑花,剑尖银虹闪闪,就像一把抖开的松针,青城“松风剑法”直指杨千城胸口8处大穴。这一剑共有8个变招机会,杨千城微微一笑,将雄浑真气灌注剑尖,一招“拂花掠影”将点点银虹一概封堵回去,清脆的兵器相击声密密响了8响,功力差的只能听得1、2声,只有华阳真人、松石真人、静空师太、元空大师清清楚楚听到了连击8下的脆响,其他掌门人亦没能听个完全。

    阳泉子心头一凛,在青城派中他的剑术一枝独秀,师父松石真人亦承认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以为一击定能奏功,没曾想杨千城竟是这般犀利,将这杀着汹涌的一剑全数化解开来。

    牙关一咬,剑走偏锋,身随剑走,一道弧光绕着杨千城身周点刺而出,将他身前身后16处穴道笼罩在剑尖之下,快如鬼魅的轻功身法配合人剑合一的御剑之术使出这不可思议的怪招。

    此招乃阳泉子自创,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将“松枝载酒”、“松邀明月”、“风涤松涛”、“青松卧雪”四招融而为一,威力无穷!连松石道人都无法达到这样以气驭剑、剑随心到的地步。

    场下众人大惊,比剑不同于比拳脚,稍不留意就要血溅当场。同门比武本就以拳脚为主,剑法通常以竹木剑或未开封的宝剑来进行比试,真剑上场很是稀罕。再使出威力如此大的杀着,杨千城岂不是要身首二端、血流五步?!

    华阳真人心中一跳,暗暗握拳,松石这名弟子的剑术造诣竟在他本人之上,是他始料未及的,这一月来与千城修炼多以桩功和拳掌功夫为主,青城乍遇如此险恶的杀着,能否抵挡得住?

    元空与静空俱是大惊失色。元空不料松石竟然也有一名资质上佳的徒儿,峨嵋兴盛的希望寄托在第二代手中,正在庆幸,谁料风云突变,阳泉子竟对千城连出杀着,这孩子资质虽好、品性却太过凶残!静空只是掂量一下众二代弟子的能量,乘机为爱徒择一佳婿,眼下她已经属意杨千城,怎忍见他血溅当场?

    谢婉亭与碧云观众师兄弟关切之下已是惊呼出声!场下各门弟子中有的已经掩目不忍再看,其余各派掌门俱是暗暗心惊,惊的是峨嵋第二代奇人辈出,更惊的是一场同门切磋已经成了性命相搏,这力解峨嵋之围,护派有功,兼且宅心仁厚的杨千城竟要命丧于此吗?!

    身处危机的杨千城急中生智,“盘功易筋经”一念而发,身形暴缩如同一球,一式“紫竹入云”护住周身,瞬间腾出剑圈,身形离地三丈,恢复如初,向地面扑落。

    身在半空“燕子入林”、“素女掸尘”、“避青入红”三招一气呵成,迅雷不及掩耳攻向阳泉子后背。

    阳泉子使出独创绝招正在洋洋得意,以为定可一招致胜,只觉眼前一花,杨千城竟然缩成一枚肉球从剑圈中飞了出去,未及转身,背后剑气森森,杨千城已连施三招凌厉杀到。

    动了真怒的杨千城剑尖灌注的内力令阳泉子接得颇为吃力,被凛冽的剑芒扫中亦会血溅当场,他剑法再妙,攻击范围也不及杨千城。虽然凭借过人的剑术和人剑合一的绝佳反应力,勉强接下这三招,左手衣袖已被剑芒划落,腿上亦被剑风扫中划了一条小小裂口。

    阳泉子重整旗鼓施展“松风剑法”以及自创剑招于杨千城斗在一处,杨千城以峨嵋剑法应对,将“盘功易筋经”提升至最高境界,助长剑风威力,二人剑术超群,出剑如风,剑气迫人。

    场下众人看得心驰神迷,情绪激动,不时随着你来我往的剑招将一颗心紧张到起起落落,刹那间又交战了五十回合。

    杨千城得“盘功易筋经”之助,动静之间气息始终平稳顺畅,内力源源不绝。初次遇到阳泉子这般剑术高手,他凝神应对,在比斗之中招式越发流畅,与手中剑的感应和共鸣逐渐增强,意到剑到、以气驭剑的剑道意境慢慢体悟了出来。

    阳泉子遇到了生平最大的敌手,对方手中剑似有粘力,将自己的剑尖直往上吸去,他在剑术上有着过人的悟性,对长剑有着与生俱来的操控本能,但是内力却是薄弱一环。要将自己的长剑撤开,重新挥剑出招变得越来越困难,将手中剑从对方的气场中挪开越来越费力,额上渐渐渗出汗来。

    杨千城从从容容,完全将对方当成了练剑喂招的对象,并不急于结束,只是气定神闲地出招,等对方拆解,再出招、再看他拆,用心地体会这其中的奥妙。手中剑仿佛成了躯体的延伸,心念所到,剑招即出,用几分内力,出招到哪个方位,变招几种都精准地预料在内,精确地实现出来。

    他陶醉在这样的武学境界中,象海绵一样吸取着阳泉子的剑术精要以及运剑、拆招的绝窍,物我两忘,脑中、心中只有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