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棠棣

乌鹭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帝后最新章节!

    大雨过后,长安城一如既往的晴好,没有一缕硝烟,我于这一日以女侍中的身份进宫。正二品女侍中之位仅次于身为内司的公孙仪,且长乐宫女侍中内掌太后诏命,亦备一应文务之顾问,更非其他女官可比。

    长信殿为太后居所,位于长信宫西侧。初春雨后,空气中的水汽轻沾在含而未发的柳芽上,柔条扶水,嫩绿搓黄,大有逸致,更衬得一池碧水汪如翠玉。因着寒气,宫里的花儿不过是嫩黄的迎春并着几只春梅而已。倒是长信殿前新摆的一色棠棣,团雪簇簇,着实惹眼。我走过去,扫了一眼,已觉不妥,然而并未道出,只随着一行宫婢进殿拜见。

    几名宫婢引着我进了正殿。保太后于正中宽坐,不过是一身居家衣裳,依旧长眉入鬓,神情宁和庄远。旁边另有一女子同席跪坐,手里正用丝绸绢子托着一把刚剥好的松子,递与保太后的唇边。她梳着朝云髻,一身绛紫色的绫罗诃子裙,天家富贵之态中,亦点缀了一抹厉色。

    我屈膝平肩,稽首叩拜道:“臣女叩见太后,愿太后长乐未央。”说罢再叩道,“叩见舞阳长公主,长公主长生无极。”

    保太后并未准我起身,倒是舞阳长公主道:“这新来的女侍中当真是慧眼如炬,才见一面便知我身份。阿娘的眼力更是了得,三宫的清淑女儿都端在您眼皮子底下,您竟直接向陛下要了陆氏来。”

    保太后听罢只是一笑:“我这老太婆子还能瞧着你们姐弟俩几年呢,如今不过是侍弄侍弄花草罢了。听说今儿个花房送来了几盆花,这天寒地冻的也难为他们费心,你扶我出去瞧瞧吧。”

    长公主倾华扶了保太后出去,走至我身边时,方才道:“你,跟随侍奉。”

    一众人缓缓行至殿门前,太阳刚挑出了头,照在殿前一簇簇棠棣上,平添几分春色。保太后只瞧了几眼,并不说什么,转身扶着长公主往御园里走。

    行至一半,倾华方才道:“您老人家既不喜欢这棠棣,何不让她们搬走?”

    保太后只轻笑一声,道:“我不喜欢棠棣不要紧,陛下若不喜欢舞阳侯才是要紧事。”

    倾华闻太后言,也不加掩饰道:“那太尉吴淼算什么东西,秦轶他才请战,吴淼这竖子就开始唱反调,谁不知他曾是凉王麾下的人。太后,如今他吴家可是要骑在咱们头上了。”

    保太后并不说话,徐徐行至太液池边的一座茶寮,拉着倾华坐下,方才道:“你夫君舞阳侯也算是名满天下了。凉王如今守在西北,手握重兵,皇帝还没说要打仗,他舞阳侯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了。”

    倾华刚要辩说几句,却被保太后截住了话头:“他舞阳侯秦轶打的什么算盘,我这老太婆还不清楚?不就是吴淼那个太尉的职位么。吴淼原是凉王的旧部,他这个太尉早就被架空了。苏瀛虽是个人才,到底年轻些,出身又……也罢。赵将军虽是老将,打仗可以,但不通世故。如今谁还比得了舞阳侯呢?”

    倾华闻之,立刻悻悻道:“他可不敢受太后的谬赞。只是本公主就是见不惯吴家那副样子,朝三暮四、低眉顺眼的,这是做给谁看呢。弟弟这次竟也听他的。”

    保太后见倾华之状,一复慈母之态,拉着倾华的手,谆谆劝道:“这仗是一定要打的,只是如今匈奴那边闹得凶,为防不虞,你弟弟尚在斟酌用兵。吴淼不过是通悉西北军务,以备顾问罢了。你回去让舞阳侯放心,就说有我这老太婆在东朝一日,便不会委屈了他。只要这战事一完,论功行赏,司隶校尉就是他秦轶的了。”

    倾华听保太后如此说,连三谢恩。

    我侍奉在旁,也不得不暗暗叹服这位保太后。的确,司隶校尉虽说官不大,但掌管长安周边的治安,可谓官中之要害,非皇帝亲信所不任。如今秦轶为大魏第一儒将,无人抗衡。保太后如此即坦明信任、安抚了舞阳侯,又许他官位,让他念恩。这等手腕,非老辣二字莫能形容。

    长公主倾华说了魏帝这几日腿上风寒复发的事情,又话了些家常,之后便退下了。保太后推说想静一静,屏退了众人,却让我侍奉在侧。

    她拉我坐在席边,上下打量,从发髻直至裙摆,方才和静道:“老身看你方才杵在旁边似乎听得个明明白白。”

    我惴惴稽首:“骏马伏于枥,犀兕死于角,皆因有用于人。”

    保太后叹了口气,虚扶一把,命我起身,望着御园中一树寒梅,慨然道:“你看这梅花如今虽一枝独秀,可是过了开春儿,满园桃李竞芳,而梅花却徒剩一树绿叶,树枝干虬,便要受尽冷落了。我替倾华保着秦轶,也是替咱们大魏保着舞阳侯。但愿他这个儒将别再犯糊涂,惹得皇帝猜忌了。”

    我闻意,莞尔一笑道:“太后说了这半天花儿了,宫里那几盆棠棣也该送到宣室殿了。”

    保太后亦笑着端起茶,道:“老身就喜欢你这知疼知冷的劲儿。你下午就亲自送过去,只是别让皇帝看出来咱们长乐宫是用了心思的。”

    我默默点头,忽然心中闪过一念——保太后贺氏、丞相贺祎,原来保太后也怕魏帝忌惮贺氏一族。

    因着二月寒凉,茶寮用重重月白色的菱纱围着。清风一袭,菱纱乍起,水天在光影之间合成一璧,让人分辨不清。我的前路,亦是如此。

    下午天气稍暖,我取了腰牌,并未直接去花房,而是抄小路先前往医馆。直到晚膳之后,我方才领着花房的人出现在宣室殿前。

    “陆亭主大安。”只见内侍监刘炳满脸堆着笑向我行了礼。他见过我几面,以前虽从未与我讲过话,但是兄长叛变的前一天,是他出来与姑母的人通风报信的,想来与陆家的关系不错。“大晚上的怎么劳动您来了?”

    我知他是御前的人,往日和椒房殿又有些交情,便与他行了个平礼,道:“保太后今儿早上念叨御园里的花儿朵儿,说春日头里,殿内摆上几盆接接地气。”

    刘炳“哦”了一声,旋即又皱眉道:“亭主稍候,现下吴太尉在里头。说来也怪,平日陛下不大搭理吴太尉的,今日反倒把他宣进宫来唠起了家常,如今已有好一会子了。”

    我沉吟一晌,含笑道:“那陆昭在此等候便是,届时还望刘常侍通传。”

    听刘炳如此说,我心里便有了底,魏帝召见吴太尉,定是来与他谈议与凉王的战事的。能在宣室殿谈议战事的人物无非是舞阳侯秦轶、大都督苏瀛、丞相贺祎与太尉吴淼四人。舞阳侯和贺祎各为朝中一大势力,魏帝有所忌惮;苏瀛年少,又常在吴地,不熟悉西凉军事。吴淼虽为凉王旧部,但是身在魏国,也由不得他有半点不臣之心,更重要的是他不属于朝中任何**。魏帝与他促膝长谈,一则可以试探忠心,二则可以问讯军务,如此倒是很划算。

    莫约一刻,宣室殿里走出了一名老者,头戴旒冕,身袭暗青墨纹绣山龙九章的玄纁。老者身子板像是十分硬朗,面色雍容,眼眸深邃,格外难以揣度。想来这便是太尉吴淼了,我曾听钟常悦称其为老狐狸,今日一见,观其神色,亦先信了三分。

    吴淼刚出殿门,就瞅了瞅我身边的几盆花,和蔼问道:“请教足下,这花叫什么名儿?”

    我欠身一福:“此花名为棣棠。”

    “棣棠?”吴淼略微沉吟,片刻便转了神色,“多谢足下告知。”

    忽听刘炳宣道:“擢东陵亭主陆昭入殿觐见。”

    吴淼回过神来,语气有礼而不失气度:“原来是东朝的女侍中,在下失敬。”

    我亦含笑道:“吴太尉客气。陆昭还有事,少陪了。”

    宣室殿灯火通明,几名内侍正往九龙博山炉中添上几把安息香。魏帝由刘炳扶着起身,细长的通天冠下,是一副忧虑的面容。我虽然因着父亲的死怀疑他,然而眼下依旧是尊顺的神色,行了大礼。

    魏帝瞟了几眼跟前几盆金黄簇簇的花儿,不觉弯起嘴角,笑着道:“如今天寒,倒也难为花房的人尽心。这花朕在宫中从未见过,叫什么名字?”

    “秉陛下,此花名为棣棠。”我一边回话,一边用余光观察魏帝面色的变化。

    棣棠不过是寻常草药,魏帝自然不知。但棠棣则是另一种花草,而且自古便有颂扬手足之情的意向,而与魏帝堪称兄弟的也只有凉王一人。

    《诗经·棠棣》有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如今匈奴未平,凉王却起兵叛乱,魏帝瞅见这几盆棣棠,又想到《棠棣》所言,心中必然忿恨。

    说到底,不光是太后,就连我也是希望打这场仗的。兄长才归降大魏,急需一个证明自己、让魏帝抛却怀疑的机会。对于姑母,自从那日在椒房殿偏殿听侍女们聊起那些事情,多多少少也知道了写。凉王从前大抵是爱姑母的罢,纵使天不遂人愿,往事如烟,但凉王到底已经证明了他更爱江山,可谓恩情中道绝。因此凉王的存在,只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着更多陷害陆家的机会,比如那封伪造的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