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二妞

老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大明之朔风疾最新章节!

    李榆抱着一本书正在打瞌睡,突然被惊醒,很不满意地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刚开始做梦就被你打断了,嗯!你说什么女娃娃,哪个女娃娃会找我?”

    “就是在蒲河猎场缠着你背的那个,快跑啊!要不就来不及了。”

    李榆脸色大变,趿拉着鞋就往屋外跑,但已经来不及了,那女娃娃已经在门口堵上了,嘴里还大声说:“额鲁,本格格到此,还不赶快给我滚出来侍候着。”

    李榆只好硬着头皮出门:“怎么又是你呀!我哪招你惹你啦,你还找上门来了。”

    “你真以为本格格稀罕你啊?这儿是我阿玛的牛录,这儿的地和人都是我家的,我想来就来,你招呼都不打就自己跑到我家了,你当然是招我惹我了。”

    李榆当然知道这是谁的牛录,就是没想到会撞见这个阿巴泰家的二妞,说起来还真是自己到了他们家的地盘,他一下子无话可说,二妞得意了:“没话可说了吧,是你自己找上门来的,我看你顺眼你才可以留下,我烦你了你就得滚蛋。”

    “格格,这里的人都得忙着地里的活,顾不上你,我呢,身上也有伤没法侍候,这儿一点都不好玩,你还是回家吧,沈阳城多好啊!”李榆无可奈何地说道。

    “谁说我是来玩的,我家牛录的地里有活,我得来瞧瞧,你都在这儿混吃混喝,凭什么让我走?”

    “行,算你有理,你们家的地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正我有伤侍候不了你,我们各顾各的吧。”

    “不行,你既然来了就是我们家的客人,我哪能不管你呢,”二妞嬉皮笑脸贴上来,“不如这样,我侍候你吧,反正你是为我们大金国负的伤,本格格侍候你也算为国效力。嘿!你瞪眼看我干什么,这是我家的地方,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二妞闯进李榆住的破屋子,骂了声“猪窝”就指挥着带来的女奴收拾起来,不一会儿就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连炕上的被褥都换了。孟克在一边忍不住了,抱起扔在地上的破被子说:“格格,我们是粗人,糟蹋不起你的新被褥。”

    “谁说是给你用的,是我自己要盖的,你另找地方睡去吧。”

    “你一来,我们连睡觉的地方都没了。”李榆嘴里嘟囔着,跟孟克一起收拾起破被褥准备走了。

    二妞一把拉住他:“你走什么,炕这么宽,你睡这头我睡那头不就行了,我们诸申不讲究,两家人都可以挤在一个炕上睡,再说本格格也不怕你。”

    李榆顿时眼前一黑,你不怕我可怕啊!他仿佛已经看见阿巴泰拿着刀走来要找他算账,李榆拔腿就跑,二妞见他跑了,喊了一声“抓住额鲁!”,跟着李榆就追。他俩在前面跑,一大群二妞带来的阿哈、女奴也紧跟在后,村子里立即鸡飞狗跳,村里的汉民不知所以赶忙躲进家里关门闭户,李榆想躲都躲不了,哈达里、喇布杜这帮孩子嘴里叼着漂亮姐姐给的白面饽饽,兴致勃勃加入了游戏,带着二妞在村里把李榆撵得无处藏身,孟克心里骂着:诸申的娘们比我们蒙古妞还骚!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巴扬哈来了之后,这场闹剧才收了场——小主子来,他不能不过来伺候,巴扬哈一听事情的经过,也吓了一跳,心里埋怨:小主子,你以为这是在费阿拉、赫图阿拉呀,现在大家进辽东了,是体面人了,有你这样非跟人家挤一个大炕的吗?嘴上还得哄二妞,总算他能说会道,二妞才答应可以不在一个炕上睡,但她要侍候李榆,所以李榆必须和她住一个院子,至于院子里其他人怎么办她就不管了。

    把条件谈妥了,巴扬哈把李榆拉到僻静处,悄悄地哀求道:“兄弟啊,不是老哥不留你,是这个小主子太能折腾,她带了这么多人过来,要是多呆几天,我这个牛录就伺候不起了,你还是先回沈阳吧,等这位主子走了之后,再回来呆多久都成。”

    李榆也知道在这儿混不下去了,有这位格格在,别说巴扬哈了,村子里的人也受不了啊,他们一来害得汉民出门都得小心,郭老汉一家还得找地方住,李榆马上答应就这两天走,巴扬哈再三谢罪后才走,心里琢磨着得跟贝勒爷交代一声,不能再把小主子留家里了,自己家的小主子要是嫁了额鲁兄弟,这也是一件好事啊!

    但李榆想走也不容易,二妞很快察觉了他的意图,直接告诉他,现在回沈阳可不是时候,科尔沁的部长老奥巴来沈阳朝觐了,这可是大金国的一件大事,老汗这次要把自己的养孙女肫哲公主嫁给他,而且还会给他赐号,老奥巴也要向大金国盟誓归附,老汗和贝勒、大臣们正为这事忙得团团转,就是侍卫们也是鸡飞狗跳的,二妞自己就是趁着阿巴泰顾不上管她才溜出来的,李榆现在回去肯定要被抓差,听二妞这么一讲,李榆吓得不敢回去了,他宁愿忍二妞几天,也不想回去凑这个热闹。

    二妞一住下,李榆就发现要脱身有多难,二妞恨不得整天腻在他身上,哈达里有好东西吃,对这个姐姐大有好感,还帮着二妞说话,二妞甚至把李榆的伤口都扒开看了,一看她就笑了:“原来你真是赖在这儿混吃混喝啊,不过你也别怕,我不会告诉别人的,你就继续装吧,多久都成,反正我就想和你在一起。”

    李榆可没打算和她在一起,但他走之前还有件事要找乌岱谈,夜里把二妞哄走后,他独自找到了乌岱,见面就说:“大叔,我想走……”

    乌岱马上制止他,出门转了一圈,然后关好门窗,这才示意他继续说,他了解这孩子,深夜找他绝不是简单的告别。

    李榆面露痛苦之色,语气沉重地说:“我不想干了,他们是一群狼,走到哪儿都要吃人,他们杀明国人,杀蒙古人,杀辽东人,成千上万的杀,我一想起觉华岛、西拉木伦河还有鞍山驿,眼前就是一滩滩血,就是一个个人头,这种日子我不想过了。”

    乌岱平静地问:“我听说他们给了你官职、农庄、宅院,你都不想要了?还有你那些好朋友,包括硬要和你在一起的那个俊俏的格格,你舍得离开他们?”

    “我什么都不要,我从乌拉山出来就是个穷光蛋,那些都不属于我,”李榆摇摇头,“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一把杀人的刀,只要这把刀好用,他们就会喜欢我,给我官职、财物和土地,可我不想作这把刀,我不喜欢杀人,我只想自己好好活着,也让别人好好活着。”

    乌岱站起来走了几步,点点头对李榆说道:“库鲁和我都没有看错你,什么时候你都是乌拉山的‘野人’,还是那么善良质朴。库鲁死后我就在想,我们乌拉人为什么要给爱新觉罗家卖命流血,他们灭了我们的族,强迫我们为他们打仗,还厚颜无耻说恩养我们,真是笑话,是我们自己干活养活自己,是我们流血卖命给他们家打下了江山,我们恩养他们还差不多。”乌岱笑了笑又说:“我早看出你的伤好了,你是赖在这儿不想回去,算了,躲是躲不过去的,你走吧,走得越远越好。”

    李榆眼圈红了,有点哽咽地说道:“可我舍不得你们,我走以后你们怎么办,我就是想不出法子带你们走,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

    乌岱大手一挥果断地说:“不要管我们,我还没死呢,这副担子我来挑,你找到机会就马上逃,绝不能犹豫,他们家的人可是狠着呢。”

    李榆忍不住哭了起来,乌岱眼圈也红了,他抚摸着李榆轻声说道:“今年都十九了,怎么还跟过去一样动不动就哭,以后一个人在外闯荡,可不能哭天抹泪的,人家会笑话的,你要是惦记我们,就好好活下去,为我们闯出一片太平天地。”

    乌岱安慰了一会儿,李榆才不哭了,一老一少又合计起脱身的办法,商量了半天也想不出法子,乌岱无可奈何地说,金国控制太紧,想逃走实在不容易,只有见机行事了。

    李榆临走时,乌岱突然叫住他:“你把哈达里带走吧,我想通了,库鲁死了,我不能让库鲁的孙子长大后再为他们家卖命,以后喇布杜他们这些孩子长大后也要逃出去,乌拉人不做他们家的奴才!”

    分手的一天终于到了,李榆要回沈阳了,二妞二话不说马上就卷铺盖卷跟着,乌岱、纳娅大婶和村里的诸申都到了村口送别,郭老汉和汉民也走出家门,有二妞这伙人在他们不敢上前,只能远远地向李榆挥手道别。

    乌岱送了一里多地才肯停下,李榆突然向他跪下磕了三个头,哽咽地说道:“大叔,村里的乡亲就烦您老人家照顾了,我给您磕头了!”

    李榆又拉住喇布杜,这孩子一直缠着李榆,他也想跟哈达里一起去沈阳,但李榆不能带走他呀,纳娅大婶就这么一个亲人了。

    李榆看着喇布杜说道:“喇布杜,你好好陪你额娘,要帮额娘多干点活,等你长大了,我一定会来接你。”他抽出自己的双刃板斧塞到喇布杜手里,“这个送给你,好好学本事,要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喇布杜流着泪水望着渐渐远去的李榆、哈达里,大声呼喊着:“野人大叔,我长大了,你一定要来接我啊!”

    李榆到了沈阳时,科尔沁的老奥巴已经走了,这家伙去年年底被察哈尔汗围在老窝格勒朱尔根狠揍,幸好金国派了三贝勒、四贝勒带兵救援,吓跑了察哈尔汗,老奥巴才活到现在,救命之恩不能忘,老奥巴专程跑到了沈阳感谢,不过去年底的事今年五月底才跑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老汗自然明白——风向变了,喀尔喀各部垮了,察哈尔部也在苟延残喘,老奥巴是来给科尔沁找出路了。

    既然老奥巴肯来,老汗就有办法,老汗带着贝勒、贝子和重臣们出城十里相迎,给足了奥巴面子,接着只管拿大批的财物砸下去,把自己的养孙女肫哲公主也嫁给老家伙——老汗家的女儿、孙女有的是,从扎鲁特的明安开始就不停地和蒙古各部联姻,对奥巴这个大家伙更不会放过,奥巴很快被幸福冲昏了头,称谢也改成了归附,接受了金国英明汗册封的土谢图汗封号,六月初与老汗在浑河边刑白马乌牛盟誓——科尔沁向金国汗效忠,奥巴心满意足地带着女人和财物回家了。老汗心里更满意,喀尔喀各部已不足为敌,科尔沁现在也归附了,大金对蒙古的劣势彻底扭转,察哈尔汗就等着挨刀吧。

    老汗忙完这件大事,一下子就觉得身体不行了,干脆把国政往贝勒手中一交,自己躲到城北的寝宫喘气去了。老汗一甩手,贝勒们的压力就大了,现在的大金国不怕打仗,就怕粮荒,今年的春耕算是干完了,至于干得怎么样,大家都不好意思说,反正再过两个来月大金国肯定要热闹,现在的问题是这两个月怎么熬过去,沈阳市面上连粮食都没卖的了,其他地方只会更严重,到处都有人挨饿,盗匪也日益猖獗,广宁、义州那边都快成贼窝了,老汗已下令在那里重新筑城,可现在这种情况怎么筑城。

    贝勒们在大衙门里苦心竭力也拿不出像样的法子,四贝勒倒是提出一个办法,各旗的贝勒、勋贵家家都有粮食,可以拿出一些在沈阳市面上平价售出,好歹缓和一下局面,这个提议立即遭到大家的一直反对,谁都不是傻子,凭什么让自己吃亏,还有人提出向朝鲜借粮,这也不靠谱,天命八年时朝鲜政变,新君登基后一反以前的中立之策,拒绝了与金国的互市,鬼才会信他能借出粮食。

    六月的执事贝勒是莽古尔泰,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解决不了这个危局,干脆摆出混的架势,拖过这个月,就让老八收拾这个烂摊子吧,不过还是有人给他添乱,额鲁赖在奉集堡混吃混喝的事惹起一帮汉官不满,以范文臣、宁完我为首的这帮汉官很有正义感,把告状信递进了大衙门,他们严厉谴责了额鲁光吃饭不干活的恶劣行为,他们说额鲁的伤并不重,应该早好了,可他不但不回来像他们这些忍饥挨饿的汉官一样为国效力,而且勾搭上了某位贝勒家的格格,还差点做出一个炕上睡觉这种伤风败俗的丑事,不对额鲁严惩,何以让他们这些忠心耿耿的人安心工作。

    范文程还特别说明,根据他的长期观察,额鲁很有可能是明国人,甚至不能排除他是明国的细作,为了我大金国的国家安全和大汗的人身安全,他强烈建议把额鲁迅速调离侍卫这个重要岗位,而且应该对额鲁的个人历史作出详细的调查,待重新作出结论后再安排相应的工作,范文程一再说明他这样做是本着对大金的忠诚,绝非是出于个人恩怨,额鲁在文馆时就不断地给他粮食以拉拢他,但他绝不会为这点米而折腰,他实在太热爱大金国了,绝不容许任何人破坏她。

    莽古尔泰听人念完信,差点笑破肚子,他兄弟德格类皱了皱眉说,看来这个额鲁上升太快,已经有人嫉妒他了,尤其是那帮读过书的穷酸汉人,就是见不得别人比他们混得好,不过既然有人告状,那还是查一查好。

    莽古尔泰派人把负责对明国用谍事务的李永芳找来,直接把告状信给他看,问他有什么看法,李永芳仔细看完信也不禁笑了,他告诉三贝勒,其实他已经查过额鲁了,他曾怀疑过额鲁是他们铁岭李家的人,可查来查去都找不到这样一号人,他估计额鲁不是叶赫人就是乌拉人,就算真是个汉人,也只能算是个诸申化的汉人,这种人比汉化的诸申还可靠。李永芳最后说,根据他多年的经验,额鲁这种人脑子还是太简单,被人拐跑都有可能,傻子才会派他出去当细作。

    李永芳一走,莽古尔泰就找来范文臣,一把就将告状信扔到他脸上,随后就是破口大骂:你们这些汉官是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找事,额鲁这种除了能打能杀就是个白痴的家伙当得了细作吗?你们说他是明国人,明国人又怎么样,知道大汗身边第一位侍卫头目是谁吗?告诉你是洛汉,他就是明国中原人,一样为大汗尽忠而死,你们说额鲁混吃混喝,好吧,你也给我杀几个察哈尔巴雅喇兵看看,我给你半年时间混吃混喝,你不敢说话了吧,滚回文馆办差去,下次再敢胡说八道,爷就扣你们的口粮,饿死你们这帮不干正事的混蛋。

    范文臣吓得立即抱头鼠窜。

    大衙门的事李榆不知道,他现在正在自己新分的宅院里胡吃海喝呢,李榆回到沈阳才知道自己的宅院居然只与阿巴泰家隔着一条街,都在城北离老汗住的瓮城不远——诸申都是按旗分片居住,但李榆哪个旗都不是,刚好阿巴泰家对面有一座没人住的破院落,旗鼓包衣整修了一下就给了李榆。

    看着二妞得意的样子,李榆只能怪自己命不好,这位格格肯定早知道这宅子的事了,自己还是没逃出这位格格掌心。宅子里已经有人住进来了,李榆那座拖克索的正副庄头带着一家老小都来了——按大金国的规矩,拖克索有男丁十三人,耕牛七头,田地一百垧,男丁连同家眷都属于是主子的阿哈,田地中的八十垧归阿哈自耕自用,另二十垧也由阿哈耕种但收成得交主子,正副庄头各一人负责管理田地耕作,家眷随主子一同居住,并侍候主子,实际上相当于人质。李榆的拖克索在铁岭,正副庄头老王、老赵两人一看就是老庄稼把式,人也显得很老实,他俩一接到上面的话,就早早带着老婆、孩子从铁岭赶来,侍候李榆安屯好后,还得留下家小赶回铁岭料理庄子里的事。

    李榆的宅子有两进深,前后十来间大小瓦房,老王、老赵已经带着家小把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二妞持家有方,李榆还在北屯子混日子,她就插了把手,让老王、老赵把自家老小安排在前院住,牲口房、猪圈也都设在前院,后院清出来留给主子一家住。二妞还觉得没折腾够,在院子里转了两圈,又说家具不够,过日子的锅碗瓢盆也不够,要添置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李榆受不了了,说了声我没钱,干脆一拍屁股就走,由着她折腾吧,二妞也不见外,马上把事情应承下来,还指定孟克、哈达里两人留下帮忙。

    李榆既然回来了就得报备,他一进瓮城就被侍卫们围住了,阿萨里张口就说:“额鲁,你带着媳妇回来了,啥时候请我们喝喜酒?”

    苏拜马上加一句;“就是,这小子太鬼了,宅子、媳妇一下就到手了,我们事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得好好罚他。”

    李榆立即辟谣,不过后面一句话差点把他噎死——内大臣吴拜凑到来说道:“都一起上过大炕,生米也都煮成熟饭了,你不请都不行啦!”

    李榆说不清了,垂头丧气地任大家说笑,好在这段时间宫里没事,鳌拜、准塔这帮侍卫行走都被放假回家了,要不指不定多热闹。多铎听到外面的嬉笑声,马上窜出宫来,见到李榆就逼着他喊叔叔,李榆赶紧贿赂多铎,拿出一对从蒙古人那里搜来的镶银匕首递给多铎:“小阿哥,你看这对匕首多稀罕,刀柄上还镶了银子,这可是我从西拉木伦河给你带回来的。”

    多铎接过来看看,摇摇头说:“一点都不稀罕,我那里镶金、镶象牙的都有,”多铎眼珠子一转,指着李榆的大白马说道,“不如,你把这匹马送给我吧。”

    “你喜欢就拿去,送你了。”李榆毫不犹豫回答,随手把把缰绳递给他,多铎高兴坏了,一跃上马围着瓮城就跑起来,玩够了才回来,又把缰绳还给李榆。

    “算了吧,我听说过这是那个囊努克的坐骑,你留着吧,我什么时候想骑,借我骑一下就行了,你那对匕首我收了,算是你送过礼了。”

    李榆恨不得抱着这小子亲一下,说实在的他心里还是舍不得,不过他现在最怕的人进了瓮城,他准备躲了,吴拜看他神色紧张,一回头发现阿巴泰正走来,马上在一旁说:“你小子够油的,大家都忙的时候你躲开了,现在轻松了你又回来了,这几天反正也没事,你就先回去把你的新家收拾一下吧。”

    李榆如蒙大赦,牵着马就溜了,阿巴泰叫他,他也装作没听见,阿巴泰骂了几句,自己进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