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的宠物

呆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呆丁文集最新章节!

    记得父亲在云南省昆明工作时,单位让他将家属户口迁往昆明,父亲不同意,坚持将家属留在广东。

    在弟弟刚上小学时,父母便因工作需要调往贵州省的贵阳市。我们兄弟姐妹仍然象以往一样生活在广东的祖居老屋。日常生活全仗外婆到家里来料理。因小弟年龄最小,而父母又远在贵州,我们身为哥哥姐姐的又都在中学读书并在学校寄宿的,所以只有星期六与星期天才能回家陪小弟玩耍,平时他一个人放学回家对着外婆一个爱唠叨的老太婆确实是没趣的。于是外婆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从邻居家里买回两只刚孵化出的小鸭子让弟弟喂养,对他说养大了小鸭让小鸭与他一起游泳。我们家的老屋在农村,村边有几口闲置着的大鱼塘,因为地处低洼,每有暴雨降临那带地方都会有洪涝的,大水将鱼塘淹没鱼儿都全部被洪水冲走,所以村里人都不再在那些鱼塘里放鱼种,于是那带的鱼塘便一直闲置着,每次洪水过后,塘里都会不多不少的有一些由上游冲下来的鱼,不论哪个村民有时间都可以到那些鱼塘里捕捞鱼虾的。村边还有一条江,叫小西江,与东边的梅江(也叫小东江)交汇后流入大海。那时是有很多运输船从江面经过的,黄昏时分,欸乃声声,成了这乡村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自从外婆买回两只小鸭后,小弟每天放学回家就拿起小棍子赶着小鸭到塘里去,他站在堤坝上看小鸭在塘里嬉戏,待到小鸭子对周围的环境熟悉后,小弟与它们已经成了好朋友了,每次小弟放学回家,小鸭一见小弟便“鸭,鸭——”欢叫着迈着大步迎上去。于是小弟在前象个领兵的元帅,小鸭在后排着队往鱼塘方向去,它们再也不需小弟拿着棍子在后面赶着走了。小鸭渐渐长大,一身灰黑的羽毛光亮光亮的煞是好看。有时小弟还没回到家,小鸭等不及了还会自己到塘里去的,待小弟回家后再到塘边向它们打声招呼它们便“呼啦呼啦”的飞快游到岸边跟着小弟一起回家。村里的人见了,都说那小鸭子通人性,是小弟的好朋友。有时小弟也会拿着书本坐在塘边的堤坝上一边看书一边看小鸭子游水,村民们见了都会称赞一声小弟勤快好学将来一定会考上大学的,而一些小孩子也会时不时的过来向小弟提问题,小弟尽自己所知一一向他们解答。

    那时老屋有个竹园,小鸭大多时候就伏在竹林下休憩,而小弟则拿着书爬上黄槿树的枝丫上看书,在旁边的树枝上挂上一小袋谷粒,时而抓一点往地下撒,小鸭便跟着小鸡一起跑过来,小鸡的嘴尖尖的,一张嘴便能啄起谷粒了,而小鸭子的嘴扁扁的,啄来啄去也啄不上,眼看谷子快给小鸡吃光了,小鸭急得“鸭、鸭、鸭——”直叫,小弟在树上看小鸭急得团团转的乐得哈哈大笑。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转眼便过了三、四个月,小鸭已经长大了,它们天天早上自己往鱼塘去,晚上天微黑时自己回家,每天小弟放学回家便在竹园里玩耍,等鸭子返家,不管是刮风下鱼,两只鸭子都会准时在天黑前回到家里的。

    直到有一天晚上天完全黑了也不见两只鸭子回家,小弟急得赶到塘边去找,找了几口鱼塘都不见,他一边叫着小鸭一边哭,外婆也出去一起找,找到晚上九点多仍然找不到,拿着手电筒将塘边的每棵香蕉树底都照遍了也不见小鸭的踪影,刚好那晚是星期六,我们兄弟姐妹们分头在村里找,希望是那两只鸭子跟着别人的鸭群回村了,但问遍了村里养鸭的人家他们都说没见着。鸭子没找到,小弟哭了一个晚上,不吃饭也不肯去睡觉。

    于是第二天天刚矇矇亮我们就继续出去找寻。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奶奶见小弟哭得那样伤心,十分怜惜,她逢人就说:“这孩子挺可怜的,还那么小父母就把他放在乡下了,哥哥姐姐都在学校里住宿的,平时家里连陪他玩耍的人都没有,那两只小鸭是他的小伙伴啊!如果哪个人贪心昧着良心偷了他的鸭就赶快放出来还给他,不要做这些伤天害理的缺德事,如果偷吃他这两只鸭,即使不让鸭骨头噎死也会遭天谴的。”(注:这位老奶奶在村里是一位奇人,她德高望重,是一位人人敬重的民间儿科中医,很多儿童患者在医院医了很长时间仍不见好转的到了她这里几天便药到病除了。方圆百里的人家都找她为小孩看病的,村子里常常有陌生人带着小孩慕名而来问路找她的家,而她每次看完病都是开药方让病儿的家属到各大药房自己去抓药,她从来不开口收病人的诊费的,但一般病儿家属都会或三元、五元、十元的给一些“利是”她,有些有钱人家也会一百元、五十元的给她,她的生活费就是靠这些“利是”来维持的,平时村里人哪家有好吃的东西也会端上一些送到她家去。她活到一百多岁才去世,去世时全村人都自发组织送她最后一程,也有不少人从百里之外赶来参加她的葬礼的,这是我们村里我有生以来见到的最隆重的一次葬礼。)老奶奶的话很快就传遍了村子。这天我们找到黄昏时分仍然不见两只鸭子的踪迹,大哥说:“不要找了,说不定鸭子已经被人煮来吃掉了。”小弟却整天在哭,连东西也不肯吃,一家人左哄右哄也哄不到他将哭声停下来,眼看他的哭声渐渐嘶哑,我们唯有干着急却又毫无办法,外婆说重新买回两只小鸭子让他养,他说什么也不干,说只要他原来的那两只,他不吃不睡的坐在家门口哭着等他的鸭子回来,连从我家门口走过的人看着也心酸得直掉泪。这天村里人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小弟的那两只鸭子,不论我们走到哪儿,别人见到我们都会关切地问上一句:“你弟弟的那两只鸭子找到了吗?”

    也许是舆论的压力太大,又或者是那个捉走鸭子的人听到老奶奶说的那番话后心有所惧,也可能是那人良心未泯吧,星期天晚上八时许,突然听到鸭叫声,我们条件反射般冲出门口,顺着微弱的天色看去,小弟那两只鸭正迈着蹒跚的步伐沿着它们熟悉的路回家,小弟一见立即冲上去一手一只揽着它们又哭又笑的,我们几个也激动的泪流满面。

    俗语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希望那个捉走鸭子最终又将鸭子放回来的人从此事中受到感化,涤净心中贪欲,明白衡量善恶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