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情意

戴家燧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戴家燧文集最新章节!

    因尘肺严重感染伴以近40度的高烧,我住院了。

    到了11月13日,我已退烧,咳嗽也好些,但未痊愈。而几年才一次的大学同窗相聚于厦门的“金秋之约”即将于15日报到。为了这难得的机会,也是为了一个“情”字,我就于13日要求出院。次日,我动身去厦门,15日中午抵达厦门。筹备组安排蔡璐远用小车接我去青光酒家。

    从全国各地还有从大洋彼岸来的同学欢聚在一起,其中更有五十多年未谋面的几位学友也来了。热烈的握手、拥抱、倾诉把大家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当晚,在青光酒家举行了洗尘宴会,由筹备组代表陈嘉真致欢迎辞,介绍此次聚会活动的计划行程。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宴会后,在宴会厅大阳台上借着对岸鼓浪屿的灯光背景,拍摄了好几张照片。

    这是我第三次来此春城。每次来均有新的感受。这里是著名的侨乡,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教育繁荣,素有“海上花园”之美称。作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山、海、岩、洞、寺、园、花、木各个千姿百态,形成以鼓浪屿、南普陀、万石岩、集美各风景区为主,海上观光、环岛观光、白鹭洲休闲娱乐、岛外生态环境旅游为辅的高品位、多层次的游览胜地。如今,一幢幢巍峨壮丽的大楼节比麟次拔地而起,纵横交错的立交路和无数的林木花草、艺术雕塑把城市装饰得更加现代、更加迷人,真叫人惊叹改革开放所造就的辉煌。过去虽来过两次,均是随团走马看花,未深入细致地品尝厦门热门游景的内涵情韵。这次,原拟偕同窗挚友实实在在地饱览胜境。可是,当夜咳嗽不止,不但自己难以入睡,也波及同室的邹一诤也无法安寝,我歉疚不已。

    次日安排去海上观光和到鼓浪屿游览。海上的风光,海浪冲击鼓浪屿崖壁的壮观着实让人叹为观止。日光岩又名晃岩,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训练水师东渡收复台湾再图驱虏复明大业的起始据点,闻名遐迩。岛上山石嶙峋,洞壑纵横,历代摩崖石刻随处皆见,水操台、寨门故址、仿明园等增添了郑成功纪念馆的历史沧桑感。琴思广场、流音小筑、怡韵搂、百鸟园和英雄颂园演绎出优雅的琴岛风韵。岛上众多西式建筑与中式古宅相映成趣,是中外建筑文化的荟萃。我们在日光岩入口处合影后,看着同学们鱼贯步上山道,我却力不从心,只能翘望岩顶,知难而退,提前打道回旅馆。

    第二天上午,我们到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参现并在中心会议室聚会观赏王育钦收集了众多昔日旧照片编辑的幻灯片当我们年青的时候。片中有字幕还有配音。幻灯片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字句:

    青春,不能“天长地久”

    却都“曾经拥有”

    几十幅陈归而又珍贵的照片仿佛带着大家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隧道,又回到了青涩、纯真的大学时代

    好一个“青涩”两字真是神来之笔:既点出青春年华,又带着坎坷苦涩的回味。那时,多少有志的青年学生被错打成“右派”或“准右派”蒙受了无情的打击和惩罚。一个系的当权者,可以按其个人的好恶与偏见,竟不须做任何事实的核查,不听取多数群众的意见,就将无辜者推入深渊,置之死地,甚至将一个班级集体打成“小集团”、“白旗班”这种当权者可随心所欲地将人的政治生命视同儿戏,生死预夺,不正是改革开放前长期处于左倾专制时期比比皆是的怪象吗?

    一张张照片展现在银幕上时,大家踊跃辨认自己在哪里,其他人分别是谁;时而发出欢笑,时而发出感慨:当年何等英俊稚气,可今却是霜满头雪染鬓,真是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苦短。有好几位同窗虽在银幕上栩栩如生,却已作古了,不胜唏嘘。

    当“2655班团支部全体成员”的毕业照出现在银幕上时,全场突然杳无声息。为什么?因为其中的三名成员吴起锵、唐昕和我均不在其中,前两位冤戴了“右派”帽子,而我虽未戴帽却受到了陷害,均被“清除”出团。因吴起锵忙于筹备招待宴会不在场,大家要我与唐昕站到银幕照片的右下方再补拍以示“归队”当我俩站上前让相机闪闪拍摄时,脸上挂着“苦笑”心中泛着“苦涩”这时,突见刘导豫、王丽珊、朱素华等几位女同学神情凝重,而刘导豫更是双手掩面,流下了往事不堪回首的酸泪。我一见也苦泪盈眶。以后见到王育钦的dvd厦门金秋之约的影视片时,他在银幕上的题辞是:

    归队——2655班团支部全体成员毕业合照前“苦笑”

    归队与“苦笑”是多才多艺的王育钦又一妙笔,把往日的一切浓缩在四字之中,精准贴切,令人拍案叫绝。

    我非常感激同学们对我们重点受难者的深切同情和用补拍“归队”来安抚我们受伤的心。

    这是一个时代的错误!尽管情况各异,但我们这一辈古稀之人,几乎无例外地受到了时代所烙上的痛楚。而当年农机52班的绝大多数均因我而遭株连,多位更受到团纪处分,濮绍文同学甚至被冤扣上帽子,我心中着实难受。我借此文再次向主持公道的同窗挚友致以最衷心的谢忱。

    下午,我们作海滨环岛游,到了树立“一国二制统一中国”碑牌的游处,因天有细雨,海风凌厉,我自觉不适就未下车,待到晚宴时,我只得告假提前回旅馆用点面食早早就寝。邱少贤代表筹备组来电话关心询问。晚间,好几位同学均到我房间来探视。陈嘉真给我一盒阿莫两林消炎片。王育钦递给我舒乐安定片,并说“你的两本书是呕心沥血之作,我一定认真拜读”稍后,陈炳华来我房间,手持百元大钞,规劝我回家乘飞机,机票钱归他出。我说已买好了火车卧铺票,再说搭乘飞机要接受体温检测,弄不好上不了机。他听之有理,就要我收下此款作营养用。我激动得立即作挹,连连谢拒,说“领情了,谢谢关爱,绝不能收钱”

    此后,我鉴于有恙在身,只能暂借旅馆休息,不能与大家同游同宴,未必不是一件憾事。但是,我的身体却成了同学们关注的焦点。他们给我端早点,询问再三。还有几位愿陪伴我,但均被我一一谢拒,请他们放心去游玩,我只要休息一下就没大碍。

    19日上午,我们分手回家。在青光酒家门口,恋恋不舍的相互告别甚为感人。女同学们更是相拥在一起,流下惜别之泪。

    我虽未能尽兴游览,却心中装满了难忘的情谊。回家后,分别收到嘉真、炳华、丽珊、导豫的电话和短信的关怀和祝愿。育钦在电子邮件中关照我“在激情写作的同时,要注意保重自己受过伤害的身体”他告知我,同学们都因我后来未能与他们同游共宴而感惋惜,他即将寄来的dvd影碟将可弥补一下我的缺憾。

    最近,收到了育钦制作的两张光盘:1、厦门金秋之约dvd影碟。2、当我们年青时的幻灯片、部分照片和文章。通过影碟,我领略了厦门其他景点的风光和学友们聚会宴饮时的浓浓氛围和各自即兴讲话和演出的风采。麦永康用意大利语所唱的我心中的太阳更以他所具有的不亚于已逝世界歌王帕瓦罗蒂的歌喉征服了听众,使最后的晚餐达到了氛围圆满的高潮。第2光盘,还专门设立了戴家燧文学作品选,选用了情债这部中长篇言情小说和十七篇短文。这集中反映了同学们、聚会筹备组和育钦学友对我的厚爱、青睐与鼓励。

    厦门的今秋之约已过去了两个多月,但其情其景仍历历在目。我借用连战夫人连方禹女士的诗句作本文结尾: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主谓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明日隔山岳

    相见是何方?

    写于2010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