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宴

双瞳烟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帝女明珠最新章节!

    看不到正文的看31章作者有话说, 上面有写原因  谢初决定当做没有听到沈令月这句话。

    沈令月也不在意,抿嘴一笑,继续道:“不过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你居然能把他们训练得这么好。刚才在营门口被他们拦住时, 我都要惊讶坏了, 一年多前我也曾来过这里, 当初这里可是混乱不堪的,说是军营, 简直是辱没了这两个字,没想到不过半年, 表哥你就把这里管理得这么井井有条了。”

    饶是谢初对她再怎么感到头痛,但有一点他还是不得不承认的,那就是这位三公主特别会说话, 尤其是她夸人的时候,那一双明亮、泛着几点星光的杏眸不仅会认认真真地盯着别人, 笑容也是那样明快靓丽, 很容易让人不知不觉地一头栽进去,沉溺在其中。

    望着这样的沈令月,他不禁想到了一句诗词。

    ——昔有佳人,明眸流转,巧笑嫣然,顾盼生辉。

    当年他初读此言, 正是年少青葱时, 自然也遐想过什么人才能配得上此句, 边关十年,他见过不少女子,或有巾帼之气,或有温婉之美,但总觉得少点什么,直到遇到了沈令月,他才恍然大悟,何为佳人,何为巧笑——那就是不论你对她是恶是喜,是厌是爱,都丝毫不会影响到她的美,如山茶朝露,春花绽放。

    这样一个绝代佳人,又是贵不可言的大夏公主,也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对她趋之若鹜了,即使她骄纵的名声早已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表哥?你在想什么,这么出神?”

    谢初一愣,连忙回神,有些掩饰地低头轻咳一声:“没什么,就是在想这章武营的事罢了。”意识到自己竟不知不觉地偏了想法,他有些懊恼,也有些烦躁,连忙整理思绪,把那股异样的悸动压下去。

    人长得再美有什么用,还不是喜欢给他惹麻烦,搞事情,对于这种麻烦的丫头,敬而远之才是上上之策。

    抚平了心境,谢初这才重新抬起头,看向沈令月道:“我只是在想,陛下将此处交托于我,想必不是为了让我来好好训练他们的。我把这里搞得乌烟瘴气,许多人都叫苦连天,还有不少人离开了,也不知陛下会不会生气。”

    因为大部分的谢家军都被留在青州,只有少部分是谢何臻的旧部、跟着他们父子俩一同回了长安的缘故,谢初的身边除了几个副将与军师郭鸿云之外就没什么人了,他授封昭武将军,又要久住长安,不可能无所事事,皇帝就把章武营扔给了他,美名其曰是整顿营中风气,但实际的目的他也知道,就是让他看着这里一点,别闹出什么大的乱子来的同时活络活络筋骨,训练几排兵士玩玩,若是训练好了,自有嘉赏,若是训练不好,那也没什么,反正这章武营只是个功勋所而已,大夏还没有兵源枯竭到需要从这里来调兵遣将——但绝不是像现在这样,把整座章武营都当做他的谢家军一样来训练。

    这营里多是一些混日子的人,谢初刚来时,他们对他面上还是挺恭敬的,但一见他要动真格的,把他们当做普通的兵士那样训练,他这昭武将军的名号就不怎么管用了。当然了,他谢初也不是什么吃素的人,在他手下训练过的兵士不说百万也有十万,将军封号不管用,军棍可管用的很,几棍子下去,再横的人都老实了,要么灰溜溜地收拾包袱走人,要么咬着牙留下来坚持训练,因此不过小半个月,这章武营里的风气就被他整顿一新,半年下来,几乎可以说是改头换面了,任谁来都不会想到这些军纪严明的章武军在半年前还过着饱食终日的生活。

    这些事情,沈令月自然也知道,她先前的确是不太清楚这位谢初表哥的情况,但自从长林盛宴之后,她就对他上了心,没少差人去打听他的消息,这十来天的静养更是给了她足够多的时间,让她对这表哥的生平经历好好了解了个遍。因此,谢初在担心什么,沈令月完全知道,遂笑道:“表哥,你多心了。父皇若是生气,早就生气了,又怎么会任由你在这里待上半年?”

    谢初道:“是吗?可我赶跑了不少王孙公子,他们走了,那谁来给折冲府上孝敬?”言语间颇有几分辛辣讽刺之意。

    看来她的这个表哥还抱有一颗赤诚之心,看不惯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真是难得,官场中竟还有这么一股清流存在,她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这一点表哥就不需要担心了。”沈令月笑眯眯道“近几年来风调雨顺,国库充盈,已经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了。你若是想跟那些人一道玩乐,父皇也不会说什么,但你若是下定决心整顿军纪,父皇更是乐见其成,没见他这几个月来左一下右一下地给了你不少赏赐嘛,这就是对你此番动作的最大肯定。”言下之意就是国库没钱时这些孝敬收得开心收得快乐,但国库一旦有钱了,那些空占着名额什么也不肯干的人就得滚蛋,甭管你当初给了多少孝敬,不肯听话就得走人,就是这么简单。

    这一番话听得谢初是目瞪口呆,他又不是傻子,这都半年过去了,陛下也没对他有什么微词,自然明白陛下的意思,只是这种事情向来都不会放在明面上,暗地里心知肚明就好,没想到这三公主这么简简单单地就说出来了,真是出乎意料的坦白。

    他是该夸她天真无邪、心无城府,还是该说真不愧是父女两个,心都是一样的黑,脸皮也都是一样的厚?

    见谢初一脸的瞠目结舌,沈令月就知道她这位表哥被她的这番话给惊到了,当下笑道:“其实,表哥,由你来管理章武营,不仅对于父皇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你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谢初这下是真的有些疑惑了:“为什么?”

    “世人皆知谢家军骁勇善战,可提起谢家军时,大部分人都只会想到我的舅舅,你的父亲镇国大将军,而不是表哥你。虽然表哥大败过北越人,也从那些蛮子手中抢回了三座城池,可许多人提起你时,依旧觉得你只是出身好而已。若你不是舅舅的儿子,没有生在谢家,不曾经受过耳濡目染的将门教导,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份殊荣了。这些话,我相信你一定听到过。”

    “我还以为你要说什么呢。”他不屑地嗤笑一声“小人之言罢了,不必理会。”

    “士贵大度,流俗不侵。”沈令月念了两句话“表哥,难道你也想要成为彦大夫那样的人吗?”

    谢初一笑,反问道:“陛下推崇儒学,彦大夫为其中佼佼,我学他有什么不好吗?”

    “有什么好的,这句话简直是愚蠢至极。”沈令月道“他们自己倒是感动了,觉得自己如斯大度当真世间少有,殊不知在别人眼中看来也只是受气包而已,一再‘大度’的结果就是别人以为你在容忍退让,换来的只会是轻视,而不是敬佩。”

    “哦?”谢初道“那依公主看,该当如何?”

    沈令月微微抬了抬下巴,高傲道:“若换做是我,我一定会狠狠地教训回去,让他们以后再不敢在背后编排我,嚼我舌头。”

    谢初摇摇头,果然是被帝后二人宠着的掌上明珠,嬉笑怒骂都不需要有任何顾忌,恐怕整个长安也就只有她有这番底气了。

    “公主的意思是让我狠狠的打他们一顿?”

    “那也未尝不可。”沈令月嫣然一笑“表哥,我支持你去打他们,记得打的时候喊上我,我给你去加油助威。”

    谢初一愣,又立刻回神,微微一笑道:“公主,你今天来找我到底是为了做什么?不会是闲得无聊,所以来找我聊天吧?”

    沈令月道:“不可以吗?”

    他道:“可以,但是我没空,所以要让公主失望了。”

    “真绝情。”

    就是故意做给你看的。

    谢初默默腹诽了一句,面上依旧丝毫不显,又问了那一句已经说了好几遍的话:“不知公主来找臣下所为何事?”

    “看好、不是,”沈令月把那个“戏”字吞回肚子里“我是特意来看望你的。表哥,听闻你被舅舅责罚,非但受了家法,还被关到祠堂里去罚跪了两天,怎么样,没有事吧?”

    “是谁告诉你我被我爹责罚的?”

    “这点你就不用知道了,本公主自有渠道。”沈令月得意一笑,故意说得神秘一点“要知这天下都是我大夏的,本公主若想知道什么消息,自会有人双手奉上,就算是隔了十万八千里远,那也不成问题,更何况是长安内事?怎么样,”她又问,同时上下打量了谢初好几眼“你被舅舅打哪了?没有大碍吧?”

    啧,这丫头虽然口头上说着关怀的话语,可神情怎么看也不像是在关心他,反倒是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似乎希望他能够好好地伤筋动骨一下,她好看个热闹。

    真是个性格恶劣的丫头。

    谢初在心中给沈令月下了这样的评价。

    “托公主的福,微臣好得很,没有大碍。”

    “看出来了。”沈令月灿烂一笑“你的行动很利索,看来谢家的那些家丁很识趣,没有对你下重手。”

    谢初站起身:“既然公主是来看望微臣的伤势的,那看也看过了,公主是不是该走了?这里到底是军营,都是一些大男人,公主不可久待。”

    沈令月跟着他站起来:“表哥这是在下逐客令吗?”

    谢初神色平静:“随你怎么想。”

    “不容易啊,总算是露出庐山真面目了。终于不打算再恭恭敬敬地奉承着我了,表哥?”沈令月樱唇一抿,笑靥如花“那我要是说我不走呢,你待如何?把我扔出去?”

    “哎,可别啊。咱们八妹这么能说会道,可是我们两个的开心果,若是少了你怎么能行?”见沈卉作势欲走,沈令月连忙笑着起身安抚,让她在一边坐下,又让宫女奉茶上来。

    沈卉依言坐下,口中仍是不依,努嘴道:“好哇,原来三姐竟当我是鹦鹉,我要告诉母后去。”

    “你不是鹦鹉,那就是喜鹊了。”沈令月浑不在意,沈卉平日里就喜欢拿她母后来压她,不过都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从没有一次落到了实处,因此她也没有当真,继续笑着和沈卉开着玩笑。“叽叽喳喳的小鹊儿。”

    “对对,叽叽喳喳的,可不就是么。”徐瑾也在一旁连声附和“不止爱闹腾,还专喜欢掏别人窝中的东西。”

    沈卉秀眉蹙起,不满道:“才刚说别取笑我呢,又来!再说,我什么时候喜欢掏鸟窝了?怎的就成了那枝头上叽喳乱叫的喜鹊了?”

    “鸟窝不掏,我这金窝你掏的次数还少了?没有七八次,也该有四五次了吧?”沈令月挑眉“快说,你今儿来可是又看中了我宫里的什么东西?说来听听,你三姐我今儿个心情好,你若看中了什么,尽管拿去便是。”

    沈卉就笑了,咦道:“奇怪呀,三姐今日怎的这般大方?以前不是都恨不得赶我走的么?怎么今天却一反常态了?莫非”她食指轻点粉唇“是遇上了什么喜事?”

    “可不就是喜事,”徐瑾一听这个就来劲了“她呀,今日可是好好地跟那谢少将军会了一会,正乐不可支着呢,你有什么要求就快提,我保准你三姐都会一口应下。”

    “谢少将军?”沈卉面上闪过一丝诧异“是那个父皇亲封的昭武将军么?”

    “对,就是他,你三姐在长林宴上亲自选为驸马的那个昭武将军。”

    “什么昭武将军神武将军的,听不懂你们在说些什么。”沈令月没想到她们会把话题转到这上面来,登时面上一热,连忙轻咳一声,板起脸道“八妹,你还想不想要三姐这儿的东西了?若是想要,就少说些乱七八糟的话,要不然,我这鸣轩殿今日可就要闭门谢客了。”

    “提提提,怎么不提。”沈卉忙道“真不愧是三姐,一下子就猜中了妹妹的来意。其实”她讨好地抿嘴一笑“妹妹今日来,正是有求于三姐的,还望三姐成全。”

    “就知道你无事不登三宝殿,”沈令月一脸果然如此的神情,缓缓揭了揭茶杯的盖沿,气定神闲道“说吧,想要什么?”

    “听闻三姐近日得了一幅嵇秧的真迹?”沈卉道“我想——”

    “不行。”还没等她说完,沈令月就打断了她的话“其它的东西都可以借给你,但唯独这东西不行。这也是我好不容易才得来的,自己还没看够呢,不能借给你。再说,你又不喜丹青,借这东西作甚?万一弄坏了,拿什么来赔我?”

    被沈令月这一通抢白,沈卉也不恼,嘻嘻一笑道:“好了,就知道你不肯借。我只是说着玩玩的,可没想真的借这东西。我是知道三姐的,别的事一概好说,唯独于这丹青一道却是要多小气就有多小气,我才不自讨没趣呢。”她皱皱鼻子,故意偏头哼了一声“反正那些什么笔法技巧类的东西我也看不懂,借来也是明珠蒙尘,就算是你送我,我也不要的,所以三姐你就放心吧,我是不会跟你抢这东西的。”

    沈令月哟呵一声笑了:“好大的口气,还敢跟我抢?反了天了你。快说,今日来找我到底是做什么的,不会又是闲得无聊,来找我唠嗑吧?”

    沈卉撇了撇嘴:“三姐莫不是忘了母后前几天的吩咐?”

    沈令月的笑容就是一僵。

    她还真给忘了。

    徐瑾在一旁看得好奇:“什么吩咐?你三姐的脸色怎么忽然变得这么差了?”

    沈卉道:“李夫子给她留了一堆课业,能不差吗?”

    徐瑾奇道:“陛下不是免去了三公主的一月书学吗?”

    “父皇是免了,可母后没有免啊。”沈卉笑得甜美“母后怕三姐这一个月都尽顾着吃喝玩乐去了,落了学业,便吩咐夫子每隔十日就给三姐布置一份课业,本来是要表姐你去替三姐领的,可我正好也在李师傅那学习诗词,便揽下了这份差事。”她说着就唤贴身宫女梅雪进来,接过一沓宣纸,笑着对沈令月摇了摇“喏,就在这里。”

    沈令月干笑两声:“八妹,真是多谢你”“不谢不谢。”沈卉边说边笑着将宣纸放在一旁的紫檀桌案上“不过三姐,有一点你却是猜错了,那就是我今天的确是有事过来找你,但不是为了这个。”

    “那是为了什么?”沈令月还沉浸在从天而降的一摞课业中不能自拔,闻言许久没有答话,还是徐瑾看不过去,替她问了一遭。

    “当然是母后生辰一事。”沈卉道“下月初九就是母后的生辰,三姐,你应该不会忘记吧?”

    听到生辰二字,沈令月一下回过神来:“当然不会,母后的生辰我怎么可能会忘。怎么特意提起这个?莫非是出了什么变故?”

    “母后生辰哪能出什么变故,是我自己啦。”沈卉道,她往沈令月那边倾了倾身,笑道“三姐,你可有准备什么贺礼送给母后啊?”

    “哦,原来是为了这个啊?”沈令月明白了,当即笑道“怎么,不知道送母后什么寿礼,就来我这取经了?”

    沈卉满怀期待地点点头:“三姐每年送给母后的生辰贺礼都那么别出心裁,不说母后,就连我都看着有些眼热了。我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贺礼来祝贺母后生辰,所以就”

    “那你可就要失望了。”沈令月缓缓抿了口茶“既然是别出心裁,又怎么能让旁人提前得知呢?”

    沈卉看着有些失望:“连我也不能吗?”

    “你也不能。”她道“我若是给了你看,你转头就跑去告诉母后了可怎么办?岂不是什么惊喜都没了?”

    “那我保证,”沈卉立刻竖起三根手指,振振有词道“看了之后一定保守秘密,绝不向母后提前泄密。好不好嘛,三姐?”

    沈令月想了想,还是摇头:“不行,不能给你看,一定要让母后第一个看到才行。”

    “三姐”

    “不行。”

    沈卉又软磨硬泡了一会儿,见沈令月始终不肯松口,便也罢了,转而聊起了宫中的其他事情,直到贴身宫女梅雪告罪上前对她耳语了几句,她才起身告辞,离开了鸣轩殿。

    她一走,沈令月的脸就垮了下来,望着桌案上的一沓宣纸唉声叹气:“这李夫子也太实诚了吧,母后让他布置十天的课业,他就真布置十天的课业?怎么一点变通都不会呢,真是笨死了。”

    “皇后娘娘有令,他焉敢不从?”徐瑾安慰她“你也别骂了,看看一共有多少份,咱们两个分分也就差不多了。”

    “你要替我写呀?”沈令月颇为嫌弃地看了她一眼“那还是算了吧,还不如我自己来呢。每次你帮我写的总是错处最多,又老是被认出来,我可不想再被母后念了。”她又叹了声气“也不知道蕴知什么时候才能回长安,要是有她在就好了。”

    徐瑾也叹:“我也想她早点回来啊,她一日不回长安,这公主伴读的担子就一日全部落在我身上,我也累、我也不想啊。”

    她二人口中的蕴知正是沈令月的另外一个伴读,齐国公府孙辈嫡女柯蕴知。和徐瑾不同,柯蕴知是皇后亲自给沈令月挑选的公主伴读,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德容言功无不具足,又知书达理、稳妥慎重,可谓是四角俱全,平日里沈令月的课业都多多仰仗了她。

    沈令月心中哀叹,若是蕴知尚在,这些课业她看都不会多看一眼,只可惜人家外祖病重,需回济州老家探病,没有几个月回不来,看来,只能她自己老老实实地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