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天堂吗

达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达歌文集最新章节!

    2006年5月2日下午我们乘坐波音737飞机航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航行,到达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机场。内蒙古远方假日旅行社拉着醒目的横标,早已等候在机场出口处。年青而又笑容满面的导游小姐刘曼曼,走上前来给我们敬献了白色的哈达。

    内蒙古幅员辽阔,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两年零五个月。

    到伊利广场看了看周围地带的市容市貌,不由得“一声叹息”感慨不已,城市面貌几乎大同小异,使人有“千人一面”之感。呼和浩特,蒙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简称“青城”我极目四望,哪有“青城”之感觉呀,倒有一点“灰城”的味道了。

    “希拉穆仁”草原

    沿途经过阴山山脉之“大青山”经过一个武川县城。在我们南方人的想象中,一望无边的内蒙古草原,车子可以随意飞奔驰骋,哪还要过什么山路十八弯呀?记得小时候就读过关于阴山及内蒙古草原的许多美丽诗篇。如:“阴山下,敕勒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是,我们车行近两个小时,竟没有见到风吹草动的一点景象,但只见“大青山”一片秃黑。

    “大青山”原名就叫大黑山,这倒是名符其实。只见黑秃秃的整条山脉,既不见树,也未见草。就是这并不高峻也不险要的一条山脉,在历史上,竟成了中原王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一道屏障。唐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这真是“念天地之悠悠”呀。古人以阴山为盾,可以阻止来敌。

    而在今人来看,何来险阻之说?又何来青山之谓?北方啊,中国的北方,我为你的现状感到忧伤。你为何变得如此荒凉,如此苍白,寸草难生,沙石遍地。那远古祖先时代的广袤森林与“风吹草低”的景象到哪里去了呢?怪不得蒙族歌手唱出来的歌都那么悲凉与苍茫啊。歌手啊,歌手,你何时能唱出真正的“大青山之歌”哟。

    车过武川县城时,也是只见一片商业气象,与我所见过的多数县城一样,凌乱而嘈杂。有人说,这是我们中国特色。因为人多,混乱是不可避免的。真的吗?我看是当官的人多了,管事的人少了吧。不然,比我们中国人口密度大得多的日本国和荷兰王国何以治理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就是我们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952人,也为何治理得秩序井然,整洁清新呢?

    别看这小小武川县,历史上曾出过三位名人呢。有北魏朝的开国皇帝“拓跋圭”以及隋朝、唐朝皇帝的先祖等。“俱往矣”这漫漫的历史长河流过之后,现代武川人呢,难道连一个把武川县城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人才也没有了吗?!

    十点多钟就到了“希拉穆仁”草原。人未下车,就见一群身着鲜艳蒙古袍的青年男女,唱着传统的蒙古族迎宾歌,手捧哈达,在车门口迎接大家了。我在车上向四处张望,只看见一片漂亮的蒙古包和旅游中心的建筑设施,但不见绿色草原在何方。“希拉穆仁”蒙语是“黄色的河流”之意。而又不见河流在哪里,只见到黄色沙原,全车人都有失望。

    在观看了例行的蒙古式摔跤与赛马表演后,又坐车去参观仍在这片荒原上生活的牧民之家。在宽阔无边的一大片土地上,有三家牧民居住,全都住上了砖砌的平房。每家都有近十来间房,还有很大的羊圈及马厩,结束了他们的流动游牧生活。

    牧民用奶茶及奶酪等各种小吃点来招待远方客人。我第一次尝到了奶酪,如同吃糖果一样。只是这些牧民在接待我们时,并没有穿着蒙古族服装,仍是一身汉族装。可别小看了这些牧民哟,他们是很有钱的。他们一家承包两、三千亩草地放牧牛羊,有的年收入10多万元呢。当然,他们所经受的风吹沙打、雪盖冰封,特别是寂寞孤独之苦,那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得了的。否则,那城里人不都跑去当牧民了吗?

    在牧民家周围,我们看见了更大片的绿草地,看见了数以百计的羊群,这才是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飘,辽阔的草地上洁白的羊群在欢叫,微风轻吹,无沙拂面,真乃风和日丽艳阳天,浩瀚壮阔草原美呀。

    这就是现代牧民的生活面貌。

    从牧民家出来,我们去了“敖包山”许多人都是从经久不衰的蒙古族民歌敖包相会中略知一、二的,我一直也是把“敖包”与爱情联系起来的。直到今天登上了“敖包山”方知“敖包”的真实意义。它是由蒙古族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一个经典故事流传而来的,是一种对“天意”的敬仰。

    我们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子,顺时针方向绕着由三层石头堆砌而成的“敖包”走了三圈,默默许下自己的心愿,然后把手中的石子抛入“敖包”中。

    晚上回到旅游中心住地,在大蒙古包餐厅吃烤全羊。在吃烤全羊之前,还举行了热闹的仪式。由一名据说是著名歌手“腾格尔”的堂弟主持仪式,一名年青的蒙族女歌手哈斯,在电子乐器的伴奏下,引吭高歌,气氛很是热烈。晚上又观看了一场欢快的篝火晚会。旅游中心的青年演员们表演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歌舞节目“腾格尔”的堂弟演唱了“天堂”音色不比“腾格尔”的差,唱得好,很动听。草原上的人们为什么歌唱得好呢?因为草原太辽阔了,人人都可以在辽阔的草原上喊上几嗓子,比剧团中演员吊嗓子还要有劲。所以,久而久之,个个出来都是歌手了。

    今晚就住在“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中心的蒙古包。这倒也新鲜,我还真是平生第一次住这样的房子,住这样的卧室,当了一回蒙古人,感觉也很有意思。

    这里的蒙古包,圆形的帐内,约l0来平方,地板就是离地面约20公分高的木板上铺了一层毡子,顶上开有天窗。除了门边的方向,铺盖随你朝那边摆放,铺开来就是睡床,收叠起来就是客厅。我们还真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了,头一回新鲜哩。

    内蒙古草原的气候,早晚温差很大。晚上要盖厚厚的被子才行,我们在蒙古包里紧紧裹着厚被子睡觉都还感觉有点冷。而白天在骑马和看赛马时,又热得只穿一件短衫。女士是不穿短衫的,都穿着长袖,因为内蒙古的紫外线很强,她们怕被太阳晒黑呢。清早起来和太阳下山后,我们就要穿外套了,要不就挨冻受凉,有的人还穿皮衣呢。怪不得蒙古人都穿长袍。真如民谚说的那样:“早穿皮袄午穿衫,围着火炉吃西瓜”呀。

    清晨六时,天已大亮了。这里,地又宽阔,人又稀少,有点寂静。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群的吵闹。天高云淡,无边无涯,如果没有时时袭来的沙尘,这里也是一个“世外桃源”了。

    包头“响沙湾”

    说起沙尘,我们倒成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好汉了。

    所谓“响沙湾”乃传说这里的沙子会唱歌而命名的。其实这只是风力与细沙之间的运动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响声。只要你注意听,无论是你在滑沙时,还是脚踩、手抛沙子时,沙子因运动而发出的响声是随时都可以听得到的。

    “响沙湾”有它的特色之最。它位居于中国沙漠的东端,乃中国大漠之龙头。位置在北纬40度、东径110度,已经深入到中国心脏地带,距首都北京已经不远了。北京近几年频发的沙尘暴,这里是源头之一。

    来到沙山上,猛烈的风沙刮得我们眼都睁不开,风声、沙声混在一起发出叫声,连说话也听不清楚。现在我们才知道它为什么叫“响沙湾”了,真正的“响沙湾”

    我们买了防护眼镜,租了防沙长袜,把头、脸都蒙了个严严实实,小刘不断提醒大家注意保护好相机与dv机,不然细沙无孔不入,机子就不行了。还好,风沙刮得不是那么连贯,时断时续,否则我们就无法立足于沙山了。

    我们还在风沙中骑半个小时的骆驼。在绵延不断、高低起伏的沙山骑骆驼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在高大的骆驼背上摇摇晃晃,不抓紧把手是不行的。这时风沙又刮来了,我们骑骆驼可就更受苦了。在一望无边浩瀚的茫茫大漠中,风声、沙响声,声声刺耳。阵阵刮来的沙尘,打在脸上生疼。然而,温驯而又耐劳的骆驼,任你风吹沙打,仍视沙漠如闲庭,缓缓而沉稳地迈步向前,负重致远。骆驼啊,你这沙漠之舟,真是吃苦耐劳、忍饥受渴的精灵啊!

    我也被那辛苦的领骆人所感动。他每天不知牵多少趟的驼队,步行在沙丘中,不是骆驼,胜似骆驼。我们坐在高高的驼背上,尚且被风沙欺负得苦不堪言。而领骆人却用自己的铁脚,一步一步,一趟又一趟随着驼队,涉沙爬山,转了一圈又一圈,转了一天又一天,转了一年又一年,是多么的枯燥和辛劳啊。然而,领骆人却面无难色,平静而又和气地为我们服务。

    一边是领骆人的辛劳,一边是远方游客的快乐,我们作何感想呢?“职业分工不同”“劳动光荣”这些大而堂皇的说法在此似乎显得苍白无力了。

    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乃蒙语“宫帐云集之地”的意思。说明古代时,这里曾经是蒙古贵族常驻的一处草肥水美的好地方。而现如今,它却以盛产名牌羊绒衫产品誉满海内外。据说,一件真正的鄂尔多斯羊绒衫,不上一千元钱的即为假货。“羊绒贵如金”一克羊绒几十元钱,被称为“软黄金”

    鄂尔多斯市是后来命名的,这里原来叫做“东胜市”“东胜”在中国原来也是顶有名的,著名的“东胜露天大煤田”给这个地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近些年,鄂尔多斯如同俊马奔弛,一日千里,发展神速“扬眉吐气”

    这“扬眉吐气”四个字就是现在鄂尔多斯市特色市情的高度概括。“扬”即“羊”“眉”即“煤”“吐”即“土”“气”即“天然气”

    羊,是鄂尔多斯的羊绒,是响当当的名牌。

    煤,内蒙古的煤,它的藏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山西。其中的东胜露天大煤田为鄂尔多斯的聚宝盆。

    土,是内蒙古的“钍”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可制成铀233,可做耐火材料、电极等。

    气,是鄂尔多斯的天然气,特大的天然气田。

    鄂尔多斯市真正“扬眉吐气”呀。

    我们一进鄂尔多斯市,一股新风扑面而来,宏伟壮观的新火车站,宽阔整洁的大街,使省会城市呼和浩特、内蒙钢都包头市相形见旧,几近落后了。就是我们住宿的鄂尔多斯市“党校宾馆”也比呼和浩特市的“九鹏大酒店”漂亮多了。小刘说:“这些年,鄂尔多斯市的人很有钱哩”这话我信。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毛泽东称之为“一代天骄”的人物,可见其丰功伟绩是何等了得。从我们一踏上内蒙古大地那天起,导游就一直不停地向我们述说着“成吉思汗”的故事与业迹。看得出来,她作为内蒙古人,真是以成吉思汗而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

    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车轮滚滚“马不停蹄”地在奔驰,小刘则滔滔不绝、嘴不停地在说着,三句话不离成吉思汗。我略为默记了一下,她解说的成吉思汗的故事不下十多个。其中印象深刻的有“饮酒三弹”的典故“金栓马桩”的故事“敖包山”的来历等等。其中的“金栓马桩”故事令人感叹。它说的是,有人因为偷了成吉思汗的“金栓马桩”而导致一个弱小部落的人,用人当“栓马桩”的百年屈辱史。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内蒙古新的民族首领乌兰夫说了话,废除了这非人的惩罚,才使这个经历了近百年用人当“栓马桩”的部落,抬起头来重新做人。可见成吉思汗的威风影响力何等之大。其征战一生,横扫亚欧的显赫战功我这里就不用再赘述了。

    声名赫赫的“一代天骄”与历史上标榜的伟大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样,永载中华史册。尽管现代“风流人物”毛泽东还惋惜他们几个“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和“只识弯弓射大雕”他们都曾是站在历史巅峰上叱咤风云的人杰啊。

    “成吉思汗陵”早在1955年就修建了。经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霜雨雪,已经很旧了,现在正在维修,我们这次参观的是新扩建的部分。据说要在2007年,成吉思汗去世780年祭时,新、老“成吉思汗陵”一齐开放。

    所谓“成吉思汗陵”它不像明“十三陵”、清“东陵”等,乃皇帝下葬的地方。“成吉思汗陵”只是一个纪念性的建筑,它并不是成吉思汗的寝陵。我们到现在仍不知道成吉思汗长眠何处。据历史记载,成吉思汗死后,实行的是“秘葬”葬后把坟墓都填平了。茫茫无边的大草原,除了负责“秘葬”的那些成吉思汗的身边人,谁也不知道成吉思汗下葬的地点,那些“身边人”死后,就更加无人知晓了。这是蒙古王族的一种“秘葬”的习俗,这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草原部落匈奴人就已有此习俗了。我们后来参观的汉代的“昭君墓”也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墓园,王昭君也从草原匈奴人习俗,是“秘葬”的。他(她)们的真正墓地在哪里,无从查找,也无须查找。后人为他(她)们修建象征性与纪念性的陵墓,工程浩大,气派壮阔。老“成吉思汗陵”占地5。5公顷,新扩建的“成吉思汗陵”也不相上下,光是牌楼就够雄伟的了。你看那几层楼高的雕塑,成吉思汗骑着高大骏马,手持宝剑直指云霄,气壮山河。一如他的丰功伟绩一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昭君墓

    “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9公里处的一片田野上。前面我已说过,由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秘葬”习俗,这“昭君墓”也只能是一个象征性的陵墓。“昭君墓”乃人工夯筑的大土丘,似一座小山一样,高33米。要登一百多级台阶,才能到墓碑亭。“昭君墓”及其附属设施面积达7。4公顷,可以说是一个小公园了。墓前有我国共产党元老之一,90高龄仙逝的董必武主席,为王昭君所题的诗碑,表明了王昭君是一个从上到下都受人敬仰的人物。

    汉代元帝时的王昭君,原名王嫱,是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与春秋时代的西施、三国时代的貂婵、盛唐时代的杨贵妃一起美名代代传。

    公元前33年,距今2039年,东汉王朝对北方匈奴族部落实行和亲政策,王昭君当时身为宫中上千的宫女之一。在皇帝为寻找女子作为公主下嫁千里之外的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时,她挺身而出,自愿嫁给匈奴人,充当和亲使者。关于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的故事与戏文,千百年来,口、笔相传,许多凄婉悲怨的故事及戏文版本流传至今。其中竟也牵扯了千古不衰的腐败情节,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官场的劣根性由来已久啊。关于宫廷画师毛延寿收受贿赂、徇私舞弊的丑闻,让汉元帝后悔不已。然而,正是汉元帝的宫廷腐败丑闻却演变成一出千古佳话:“昭君出塞”由于宫女王嫱无钱或不愿出钱贿赂毛延寿,天姿国色的美女王嫱被毛延寿画成了几近东施的模样,从而失去了成为皇帝宠爱的机会与资格。然而,坏事变好事。在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到后,挺身而出的王嫱,凭她出色的智慧与主见、勇敢与坚强,凭她的国色天香,震惊了汉元帝与“呼韩邪”单于。汉元帝后悔莫及“呼韩邪”单于欢喜不尽。于是“和亲大事成矣,千古佳话成矣”王嫱于是成了王昭君。昭君公主出嫁了,从此,边塞安宁了,汉、匈友好相处达60年之久。看来,一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在某一个特定时期,一个人的作用又是无限的。

    俄国著名哲学家“普列汉诺夫”有篇出色的杰作论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其中说到,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一个人的作用可以改变历史。是的,王昭君这一个智慧而又坚强的美女,也可以书写汉、匈之间由战争变和平的历史。是的,没有唐太宗李世民,就没有盛唐贞观之治与广大的疆域。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的蜀国。没有曹操和孙权,就没有东汉末的“三国鼎立”

    由此看来,千万不要小看了个人在历史中的巨大作用呀!时势造英雄,英雄写历史。所谓唯物史观,这二者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偏向一方是不可以的。王昭君虽身为女子,弱女子。然而,王昭君是强者,也是英雄,巾帼英雄。2000多年来,王昭君还活在人们心中,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旅游的话题

    在高收益之下,旅行社的服务质量仍然不使人满意。安排内容名不副实,令人失望。原说好是去看内蒙古大草原,结果安排到了一个虽然名叫“希拉穆仁大草原”的地方,却连一小片草地也看不到。看到的是一片黄色的沙原,哪里是绿色草原。作为南方人,是想去领略那蓝蓝的天空下,一望无边的绿色草原,牛、羊成群的景象,才参加去内蒙古旅游的,失望太大了。

    我们组跟团导游,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女人,婆婆妈妈,疯疯颠颠。居然讲出什么“希特勒的精神可佳”之类的疯话。再者,她们又缺乏教养,吵吵嚷嚷,对待他人不讲礼貌,随意迟到很长时间,要大家等她们,简直到了使人厌恶的程度。

    内蒙古此行,再次使我对中国的城市管理现状感到“闹心”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城市建设就不说了。想不通的是城镇的“脏、乱、差”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几十年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五讲四美”等活动至今,竟然没有进步。除了增加了一些建筑物、新房子、新广场外,给人一种到处乱哄哄的、脏西西的感觉。偶尔有经过整修的可以一看的广场之类的,那也只是少数个别景象而已。

    这次到了内蒙古三个较大的城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到了一个武川县。除了鄂尔多斯市有些整洁新鲜之感外,包括省会呼和浩特市,钢都包头市,都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好的印象。不能全怪北方风沙多的错,就是山青水多的南方诸城市,同样也是“脏、乱、差”去年我们到珠海市,从澳门一出海关大门,广场上就乱得一塌糊涂,居然有强行抢夺游客钱物的事,我们团的人就硬生生地被一群地痞流氓抢去几百元钱,导游事先早就提醒大家也不管用。导游说:“要保自己的脑袋不开花”所以不敢去制止他们的违法行为。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几十年前就总结出来三个字是关键所在:懒、散、软。

    懒:老百姓懒:手上的垃圾随手就仍在地上,不愿多走几步丢到垃圾筒里,满大街的垃圾随处可见。官员们懒:只要自己的豪华办公室漂亮,自己的豪华住宅干净就行了,看见街道上的脏乱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懒得管。

    散:管理松散“一推二拖”一件事,市里推给街道管,街道推给单位管,城管推给公安,公安推给卫生,卫生又推回给城管。一级推一级,一家推一家,拖上三、五年,换届就了了。

    软:官官相护管不了。检查评比是吃喝带“红包”上级官员得了下级官员的好处,吃得“油光嘴滑”只讲好话。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谁还能讲得起硬话呢?!

    于是,如此循环往复“懒、散、软”存在一年“脏、乱、差”就表现一年。“懒、散、软”改不了“脏、乱、差”好不了。

    呜呼,中国何时才能有严密的制度和严格管理的官员们呢?